醫健新聞 | E Health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醫健新聞 | E Health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首頁 每日「醫」聞

指示藥退出健保政策 醫界提出三大隱憂

2024 年 12 月 2 日
發布在 每日「醫」聞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指示藥逐步退出健保的議題,今年八月新增14項藥品改由民眾自費,目前仍有超過800項藥品待檢討。然而,醫界對此政策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可能帶來三大隱憂:對慢性病患者造成負擔、增加民眾購藥不便及價格混亂,以及小兒用藥的安全風險。

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負擔

「這些藥雖然價格不高,但用量非常大!」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曾屏輝指出,針對便秘、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的常用藥,患者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病情。若退出健保,民眾需自費購買,例如便秘常用軟便劑與促進腸道蠕動藥物為例,每日五、六顆就需花費約10至15元,一年下來增加的負擔就超過3000元。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用藥對慢性患者至關重要,一旦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可能導致胃酸灼傷食道黏膜,長期恐有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癌等併發症。曾屏輝也提到,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且健保核價偏低,藥廠供應意願有限,若退出健保,患者面臨的選擇將更少。

▲(圖/取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

價格混亂、貨比三家徒增困擾

指示藥退出健保後,患者需持處方箋至藥局自行購買。婁培人指出,因不同藥局的進貨成本不同,價格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民眾為尋找便宜價格需多方比價。此外,醫師可能頻繁被詢問「哪裡能買到便宜藥?」或「藥局與醫院售價是否相同?」導致醫病溝通增加負擔。

兒童用藥潛在風險

對於小兒科用藥,退出健保可能引發更大的用藥安全隱患。婁培人提到,兒童用藥需謹慎,過往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其他科別醫師避免開立特定藥品,以降低風險。若家長自行到藥局購買藥物,可能因不熟悉藥品而選用不適合的替代藥,增加風險。

醫界建議:逐步評估 優先剔除影響小的藥品

對於政策執行,醫界認為應以藥品用量及影響程度為考量,優先剔除使用量少、影響小的藥品。即使是同成分藥品,也需根據不同適應症設置差異化給付機制。

婁培人強調,政策應考量病患的實際需求與健保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造成病患負擔。曾屏輝則補充,政策推行需完善配套,並確保有足夠的替代藥物供應,以減少對患者的影響。

健保政策 需平衡需求與資源

醫界建議,指示藥的退出應與患者需求掛鉤,並逐步檢討與調整健保給付範圍。先評估從用藥量少、影響小的藥品試行,對臨床治療影響大的藥物則應審慎評估並完善配套。這不僅需要充分的溝通與評估,也需借鑒國外經驗,同時考量台灣的特殊情況,確保政策落實時能兼顧病患利益與健保制度的永續性。

Advertisement Banner
前一篇文章

嘉義市響應2024世界愛滋日 呼籲高風險者接種疫苗

下一篇文章

慶祝中華棒球隊奪世界賽冠軍郭綜合醫院總裁影城包場招待員工及家屬看電影

下一篇文章
慶祝中華棒球隊奪世界賽冠軍郭綜合醫院總裁影城包場招待員工及家屬看電影

慶祝中華棒球隊奪世界賽冠軍郭綜合醫院總裁影城包場招待員工及家屬看電影

最新訊息

綠色飲食當道!健康「藻」知道  保健大廠推抽「北海道商務機票」搶市

綠色飲食當道!健康「藻」知道  保健大廠推抽「北海道商務機票」搶市

2025 年 8 月 1 日

【業問】 我的夜他的業,不喝酒與策展思維經營夜店? feat. 羅浮集團創辦人 Roy

2025 年 8 月 1 日
乳癌「五年過關」是迷思! 高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需長期監控

乳癌「五年過關」是迷思! 高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需長期監控

2025 年 8 月 1 日
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鼓勵民眾參加肝炎篩檢

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鼓勵民眾參加肝炎篩檢

2025 年 7 月 29 日
82歲國寶醫師吳明和教授操刀 切除罕見氣管腫瘤救回兩條生命

82歲國寶醫師吳明和教授操刀 切除罕見氣管腫瘤救回兩條生命

2025 年 7 月 29 日

你可能也想看

聊車挺好的|討喜的法式SUV!Peugeot 3008、5008優缺點大公開 

聊車挺好的|討喜的法式SUV!Peugeot 3008、5008優缺點大公開 

2 週 前
【業問】『不是胖是腫!』現代漢方概念到年銷十萬罐的去濕專家 ft. 東璧堂創辦人 Jenny

【業問】『不是胖是腫!』現代漢方概念到年銷十萬罐的去濕專家 ft. 東璧堂創辦人 Jenny

1 個月 前
你的頭髮、指甲缺乏營養嗎? 缺乏生物素的4大影響說給你聽!

你的頭髮、指甲缺乏營養嗎? 缺乏生物素的4大影響說給你聽!

2 個月 前
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寶寶長得健康

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寶寶長得健康

2 週 前
彰基團隊赴巴紐義診 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寫新頁

彰基團隊赴巴紐義診 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寫新頁

1 週 前

「醫健新聞」匯集醫療新知、健康生活指南與保健資訊,致力成為全民日常健康的最佳數位顧問。

Services

  • 廣告/異業合作
  • 我要投稿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聯絡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 醫健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網站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網站使用cookies。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