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新聞 | E Health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醫健新聞 | E Health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首頁 每日「醫」聞

眼皮下垂複視畏光 恐是腦神經受壓迫的徵兆

2024 年 7 月 8 日
發布在 每日「醫」聞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80歲曾姓婆婆頭暈目眩雙眼複視、畏光,經眼科診所治療後不僅未改善,甚至呈現「睁隻眼、閉隻眼」狀態,經轉診至彰基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門診,發現長達8mm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造成動眼神經壓迫,經開顱動脈瘤夾除手術後,右眼皮可以張開,右眼轉動也漸漸恢復正常,畏光與複視重影症狀也獲改善。

曾姓婆婆頭暈目眩雙眼複視、畏光長達1個月,在眼科診所拿藥滴眼藥水依然沒有改善,一周後忽然右眼皮下垂,完全睜不開,經眼科轉診至神經外科門診,在門診時發現婆婆右眼皮下垂無力,右眼球只能朝外轉動,不能朝內轉也無法向上轉動,立即將病患安排緊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竟是長達8mm的右側顱內後交通動脈瘤,造成動眼神經壓迫,經安排至手術室進行開顱動脈瘤夾除手術,術後住院7天即出院返家休養。術後一個月右眼皮漸漸恢復可以張開,右眼轉動也漸漸恢復正常,畏光與複視重影症狀也漸漸改善。

▲曾姓婆婆的動脈瘤有壓迫到視神經或動眼神經,在破裂出血造成昏迷前及時發現。(圖/彰基提供)

彰基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明錡表示,「顱內動脈瘤」名稱上雖然有個「瘤」字,卻不是惡性的東西,不會擴散或是轉移,無法由抽血的方式來篩檢得知。動脈瘤是腦血管側邊或是末端的不正常膨大,形成原因是血流的衝擊使得薄弱的血管壁向外膨出形成。顱內動脈瘤是潛伏性的殺手,絕大部分患者終其一生是無症狀的,除了少數如曾婆婆的動脈瘤有壓迫到視神經或動眼神經,在破裂出血造成昏迷前及時發現,可以早期處理,大部分的病患往往是已經破裂而造成劇烈頭痛、意識不清才緊急送醫處理。

▲曾姓婆婆經開顱動脈瘤夾除手術後,右眼皮可張開,右眼轉動漸漸恢復正常。(圖/彰基提供)

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的話就會造成大量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會有劇烈頭痛、昏迷、急性腦壓上升,不緊急處理的話,其死亡率高達50%,即使是經過完善的醫療照護,仍然只有不到1/3的病患能無後遺症的出院,但存活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有神經功能的缺損。

郭明錡醫師進一步表示,傳統動脈瘤處理的方式是以開刀夾除為主,隨著科技的發達,現在有用經皮穿刺置放導管到顱內,置放線圈和支架來治癒動脈瘤。主要的優勢是其傷口小,只需在鼠膝部開個比打針略大的傷口即可進行治療,並不需要經由頭蓋骨開洞來開刀治療動脈瘤。栓塞手術的風險性以破裂(1%), 血栓脫落(5%) 為首要; 除了破裂流血不止會死亡(0.1%),其他情形都有辦法立刻處理而少有生命危險。

至於後續治療併發症,像是水腦或是顱內出血所需血塊移除,或減壓手術則是依病患狀況決定,並不是一定會施行的。不管是做經皮導管或是開刀治療都需要全身麻醉,術後在加護病房觀察,時間因人的病情而定。栓塞的病人明顯的比開刀的群組有較少的血管攣縮的後遺症。有些動脈瘤因為頸部較寬,除了線圈需要置放支架以防線圈脫落。置放前後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Aspirin(阿斯匹靈)、Clopidogrel(保栓通),術後要服用半年到一年。

 

Advertisement Banner
前一篇文章

暢銷書「CD34幹細胞免疫學」簽書會挺進高雄 點燃再生醫學希望之光

下一篇文章

影音/「預防登革熱」你我齊協力 遵循防蚊四步驟清除孳生源

下一篇文章
影音/「預防登革熱」你我齊協力 遵循防蚊四步驟清除孳生源

影音/「預防登革熱」你我齊協力 遵循防蚊四步驟清除孳生源

最新訊息

綠色飲食當道!健康「藻」知道  保健大廠推抽「北海道商務機票」搶市

綠色飲食當道!健康「藻」知道  保健大廠推抽「北海道商務機票」搶市

2025 年 8 月 1 日

【業問】 我的夜他的業,不喝酒與策展思維經營夜店? feat. 羅浮集團創辦人 Roy

2025 年 8 月 1 日
乳癌「五年過關」是迷思! 高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需長期監控

乳癌「五年過關」是迷思! 高醫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需長期監控

2025 年 8 月 1 日
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鼓勵民眾參加肝炎篩檢

世界肝炎日!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鼓勵民眾參加肝炎篩檢

2025 年 7 月 29 日
82歲國寶醫師吳明和教授操刀 切除罕見氣管腫瘤救回兩條生命

82歲國寶醫師吳明和教授操刀 切除罕見氣管腫瘤救回兩條生命

2025 年 7 月 29 日

你可能也想看

聊車挺好的|討喜的法式SUV!Peugeot 3008、5008優缺點大公開 

聊車挺好的|討喜的法式SUV!Peugeot 3008、5008優缺點大公開 

2 週 前
【業問】『不是胖是腫!』現代漢方概念到年銷十萬罐的去濕專家 ft. 東璧堂創辦人 Jenny

【業問】『不是胖是腫!』現代漢方概念到年銷十萬罐的去濕專家 ft. 東璧堂創辦人 Jenny

1 個月 前
你的頭髮、指甲缺乏營養嗎? 缺乏生物素的4大影響說給你聽!

你的頭髮、指甲缺乏營養嗎? 缺乏生物素的4大影響說給你聽!

2 個月 前
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寶寶長得健康

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寶寶長得健康

2 週 前
彰基團隊赴巴紐義診 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寫新頁

彰基團隊赴巴紐義診 完成首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寫新頁

1 週 前

「醫健新聞」匯集醫療新知、健康生活指南與保健資訊,致力成為全民日常健康的最佳數位顧問。

Services

  • 廣告/異業合作
  • 我要投稿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聯絡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每日「醫」聞
  • 「醫」藥新知
  • 「醫」健專家
  • 「醫」健來答
    • 疼痛「醫」學
  • 「醫」起美麗
  • 人生百「閱」

© 醫健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網站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網站使用cookies。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