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健新聞網
現代人的壓力如山大,當身心壓力導致體內免疫系統出現狀況時,有些人頭頂就會開始出現如「月球表面」般的一塊一塊,又有人將它稱為「鬼剃頭」,而研究指出,圓禿與基因、環境壓力及免疫系統異常相關。
曾經在診間就出現過一名充滿活力的26歲男生,某天他照鏡子時發現後腦勺有一塊地方光禿禿的,他嚇了一跳以為是中邪,上門求診才發現原來是「圓禿」惹得禍,也讓原本臉上充滿光彩的他,頓時信心全無,經過評估與治療後,才讓他重回笑容,究竟「圓禿」是什麼?評估、治療方式為何,透過今天的文章一起來認識圓禿。
什麼是圓禿?
圓禿是一種頭髮或身體毛髮突然掉落的自體免疫疾病,很多因素會引發圓禿,像是感染、藥物、疫苗、重大心理創傷和急性壓力、自體免疫疾病家族史、自體免疫疾病病史、甲狀腺疾病、白斑和異位性皮膚炎等,但是確切的原因通常無法確定。
不分年齡、性別,任何人都可能得圓禿,不過,研究發現,在亞洲高達85.5%的圓禿患者在40歲之前發病,特別是在25-29歲的青壯年族群最常見。
圓禿區域的皮膚看起來很正常,若是有明顯的紅腫、刺痛,或是頭皮變得光亮看不到毛囊,就有可能是疤痕性掉髮的徵兆,此時就需要進一步做皮膚切片檢查。
如何評估圓禿?
皮膚科醫師常用來評估圓禿的工具為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 (SALT)是用來評估圓禿嚴重程度的工具,根據患者頭皮的掉髮程度分為三個等級:
輕度:掉髮範圍 ≤ 20%。
中度:掉髮範圍 > 20% 並 ≤ 50%。
重度:掉髮範圍 > 50%
圓禿常見的4大治療方法
1.類固醇注射 (需要由醫師施作)
直接將藥物注射到圓禿的地方(頭皮或是缺毛的地方),讓頭髮再生,治療每2週一次,三個月為一個觀察期,如果6個月後沒有效果,可能需要更換治療方法。
2.外用免疫療法 (需要由醫師施作)
這種方法適合比較嚴重的圓禿(掉髮面積較大的患者),治療每2週一次,三個月為一個觀察期,每次回診需要跟醫師回報塗完藥後有沒有輕微紅癢的反應,這是醫師判斷藥物濃度是否足夠的標準之一,塗完藥物後,盡量讓藥物停留在頭皮上一段時間,不要洗掉。
3.外用藥物治療
外用皮質類固醇:適合不想打針或是12歲以下的小朋友,持續治療6週到6個月。
外用Minoxidil:這是常見的生髮水成分,可以延長頭髮的生長期,讓新長出的頭髮變粗變長,但是需要搭配以上的治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全身性藥物治療
如果局部治療效果不好或大範圍落髮或疾病進展快速的患者,此時就需要考慮使用口服或是點滴治療,像是使用口服或是針劑的類固醇,口服免疫調節藥物或是最新的JAK抑制劑藥物(即小分子免疫抑制劑)。
如何評估圓禿的治療效果?
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在乎的是治療效果的評估,通常醫師會在第52週檢查治療效果,如果:
SALT 分數比治療前下降了 75% 以上,或是
SALT 分數下降到 20% 以下,那表示治療成功
5大原因讓圓禿治療結果不好:
當然治療過程中也會遇到頑強的圓禿患者,如果嚴重程度改善幅度不足 50%,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法。如果治療中有進步,但是改善幅度沒達到75%,你可能就需要考慮是否要更換治療方法了,相信你也很想知道,什麼原因會造成圓禿治不好?
- 異位性皮膚炎
- 青春期前發病
- 家族病史
- 出現指甲變化
- 圓禿症狀持續超過1年以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圓禿,及早尋求醫生的協助很重要,圓禿不僅影響外觀,對患者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但別擔心,我們可以一起找到應對的方法!不過還是要提醒,治療疾病的方式絕對不止一種,因為每個人的狀況、喜好不同,疾病是否容易治療也是治療後需要觀察才知道結果,因此還是需要跟皮膚專科醫師進行諮詢,才可以獲得精準的治療喔!